8月28日,抖音帐号@发展史氪正式发布了两条“倘若君王们是依照逝世天数重新加入闲聊室……”的音频,音频中两个名叫“银河系DT君王群”的闲聊群内,汉武帝、景帝李斯依序进入闲聊室。

在汉武帝“这是哪里啊?我难道还没死吗?这就是长生不死吗?没法吗?”的三连疑点中,闲聊室机器调集营业,“高傲”地介绍了此群背景:两个为专门为君王建的群,君王会依照逝世的顺序依序被拉医声。

紧接著,在汉武帝和景帝李斯运动感极富的无厘头谈话中,一场历朝更迭的来龙去脉被随心所欲还原成了出。

为发展史人物形象突显了独特个性,将原本枯涩讹误的发展史科学知识以影视娱乐化、无厘头化的形式呈现出,@发展史氪面世的“历朝君王依照逝世天数重新加入闲聊室”的系列音频由此正式发布后,在抖音上斩获了使用者的热切回响。

尤其是以“汉武帝”做为慢板的首章之作,截至截稿前已经XT736PA209.4W,转贴评论量共计超过10W,是两个名符其实的网红音频。

做为两个科学知识类抖音帐号,@发展史氪始终以来都是用“账号密码”的方式生动活泼还原成各类发展史情景,讲诉各种发展史人物形象趣闻。

此种新奇而有趣味性的表达方式备受抖音使用者的钟爱,不少使用者回帖表示“要是发展史这么教的话我早学会了”。

而从6月12日进驻抖音到现在,@发展史氪的影迷数量已达到217.8W。

尽管整体的街道社区气氛更偏重影视娱乐,但科学知识类文本在抖音上所占的比重其实始终都不算太少,平台方面也始终面世政策加大力度扶植科学知识制作者。

而@发展史氪塑造出的网红音频也让我们看到,使用者对于此种类型的科学知识科学普及有着很强的接受能力。

那么,科学知识类文本在抖音上的现况如何?什么样文本又更容易被使用者所钟爱?今天我们将具体聊一聊。

一、双重助力下,科学知识类文本的成长空间得以释放

科学知识类文本能够在短音频中兴起,和使用者的需求、平台的加大力度扶植有着异常紧密的联系。

从使用者层面来看,一方面,使用者数量大增,无论是年龄、地域,还是职业,都愈发多样化,与之伴随的必然是文本需求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很多使用者观看短音频的动机不再是单一的影视娱乐、消遣,而是有了更多自发或被动的学习、充实自我,亦或满足好奇心的欲望,这些都为科学知识类文本的兴起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单以抖音为例,从2018年开始,就有一些科学知识类帐号陆续涌入。而根据抖音官方公开的2018年数据资料,科学知识类作者的条均播放量、分享量、点赞率等各项数据,均“出人意料”的有着不错的表现。

使用者的文本需求只是其中的两个因素,更能支撑科学知识制作者进行创作的则是平台对该类文本的扶植。

2019年3月,抖音联合多个机构面世了“DOU知计划”,并配合发起了#dou出新知话题挑战赛,凡上榜的科学知识制作者,均能获得流量支持、官方认证及个人品牌打造等多项奖励,到现在为止,该挑战赛累积播放量已经达到1050亿次;

同年9月,抖音又启动了“DOU知计划2.0”,宣布将在产品功能、运营激励、文本创作工具等多个层面为科学知识文本制作者面世全方位的服务方案。

如产品功能上开放合集功能;运营激励上,优先把科学知识制作者纳入“制作者成长计划”,从平台资源、制作者培训、商业变现等维度提供支持;创作工具上,公布官方梳理的科学知识短音频创作方法论、发起 “WOW科学普及短音频教育计划”等,为科学知识文本创作提供线索。

而今年,就在不久前,抖音又发起了话题#轻科学知识计划,只要用音频分享各类科学知识并带话题#轻科学知识计划投稿,就有机会获得单人百万流量奖励。

不难看出,抖音在科学知识赛道上的一系列动作意在鼓励更多的制作者参与进来,从而形成更加包容、多样性的环境,再加之多元使用者的多样化需求,无疑让科学知识类文本的成长空间得到了释放。

二、使用者偏好怎样的文本?

在有了较为坚实的使用者基础和平台助力后,科学知识类帐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抖音上成长起来。

仅截至去年8月底,抖音上影迷过万的科学知识类制作者就超过了5.4万个,累积正式发布超过1280万条科学知识类短音频,累积播放量超过1.3万亿。

截至截稿前,抖音上的科学知识类赛道中已经出现了多个千万级帐号,如@这不科学啊,影迷量1196.8W;美食科学普及类帐号@我是不白吃,影迷量1578.7W;@科学旅行号影迷量达到1271.7W,@地球村讲解员影迷量1211.6W,@Ethan清醒思考影迷量1020.1W;

另外,500W+以上的科学知识制作者也涌现不少,如帐号@人类观察所,影迷量780.7W;@无穷小亮的科学普及日常影迷量800.7W;@三维地图看世界影迷量566W,@回形针PaperClip影迷量达671.6W。

除此以外,百万级科学知识类帐号的数量在不断增多,诸如@发展史氪这样新近崛起的帐号还在陆续进入大众的视野。

而伴随着越来越多“重量级”帐号的诞生,文本类型边界也在不断扩充。目前,我们在抖音上可以看到的科学知识类文本囊括了心理学、生活百科、人文地理、天文物理、经济金融、发展史等多个领域,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尽管整体看起来一片繁荣,但赛道流量池始终有限,而抖音使用者虽然培育出了对科学知识类文本的消费习惯,却仍有着一定的审美偏好,那些能从众多制作者中脱颖而出的帐号,一般而言不仅满足了使用者获取科学知识的需求,在文本表现形式、视觉呈现上也都契合了他们的喜好。

笔者将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下从文本表现形式来看,最受使用者钟爱、且具有更佳传播效果的几种常见形式:

1、动画+配乐+讲解

即通过形象的动画演绎出科学普及的具体文本,再配以简洁明了,并具有一定风格的讲解和配乐,在营造出的代入感中帮助使用者迅速消化科学知识点。

如帐号@Ethan清醒思考”,主打“提高认知层次,学会清醒思考”,音频文本从心理学出发,以“动画+配乐+讲解”的形式向使用者输出各种心理学科学知识,文本涉及婚姻恋爱、人际交往、梦境解析、人性分析等多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层面。文本以动画形式展示,直观生动活泼,配合着舒缓柔和的背景音乐,制作者会对每个主题进行通俗易懂的详细讲解。

该帐号从去年4月开设到现在,塑造出了多个点赞量在200W+以上的网红音频,目前影迷量已达1020W,在多项数据指标上均维持着稳定的表现。

还有涨粉迅猛的食物科学普及类帐号@我是不白吃,同样是以相同的形式进行科学知识文本科学普及,且解说风格幽默诙谐,极富感染力的同时,还牢牢稳住了帐号人设爱吃、博学、专业的人设,不仅吸粉能力强劲,直播带货的转化能力也很强。

2、剧情+强人设输出

即以剧情+的形式围绕科学知识主题进行演绎,并塑造出让人印象深刻的人设,加深使用者对帐号的记忆。

最典型的就是帐号@这不科学啊,从去年9月进驻抖音到现在,一年的天数内共吸粉1197.2W。

其帐号文本以还原成、“揭秘”各种有趣、冷门的科学实验为主,如自制“彩虹雨”、自制喷泉、隔空控物等。帐号有两个形象独特的主要人设,两个是少年天才、智商担当阿基米吴,另两个则是负责引出主题、反衬阿基米吴的“无厘头担当”。

每期音频中,无厘头担当都会在某一具体情境中通过夸张、有趣的方式与阿基米吴进行互动,从而引出特定主题。之后阿基米吴便会向使用者展现清晰直观的科学实验、生活技巧,结尾处二者还会再进行一番趣味性互动。总体来看,该帐号通过剧情+的形式呈现出了专业、有趣、随心所欲并融的风格特性,而两个人设的成功打造则更增加了帐号的粘性。

3、影像资料+图文注解+讲解

此种表现形式在输出科学知识时会配合专业讲解,辅以与之相配的影像资料、图文注解,来帮助使用者进行理解所传递的文本。

如影迷量达1272.1W的@科学旅行号,聚焦银河系、生物的科学奥妙,每期主题下不仅有条理清晰的讲解,结合所讲的每一句文本配以与之契合的影像资料。在涉及到一些理论、实验时,还会通过图文演示配合详解。整体来看,充盈、丰富的画面极大消减了科学知识本身可能带来的枯燥感,也使得使用者能够更容易地被代入其中。

除了这三种常见形式外,文章开头提到的@发展史氪也为科学知识类文本的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路。分析其为何能在短短几个月天数内打开声量,最核心的原因在于:颠覆了一般说教、讲解型的科学知识强输出,而是以一种现代化、趣味性化的方式对原本严肃的科学知识进行了影视娱乐消解。此种消解不仅更加符合抖音使用者的审美调性,更降低了科学知识接受的门槛,使得使用者群体进一步扩大。

此外,单从题材上来看,使用者对科学知识类文本的喜好一方面聚焦在能够满足好奇欲望的神秘、猎奇文本上;另一方面则对紧追时事热点、或生活中那些喜闻乐见却不知道的事情有着极大的热忱。

三、总结

科学知识类文本在抖音上的兴起绝非偶然,即使很难与那些影视娱乐属性更为突出的头部帐号相提并论,但可以预见的是,伴随着变现方式正在逐步趋于成熟,后期这个品类一定会呈现出极其平稳亦或爆发性的增长态势,而不同类型的科学知识制作者们/MCN也亦有可能通过更加创新性的表现形式,从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